鼎宝融
近日,备受关注的“中植系”4200亿理财爆雷案迎来关键进展。这起持续两年多的重大金融事件,终于步入清退兑付的关键阶段,其规模之大、牵涉之广、教训之深,堪称近年来财富管理领域的一面警示镜。
2022年,中植集团一纸致歉信主动“摊牌”,承认集团总资产账面约2000亿元,但债务规模高达4200至4600亿元,严重资不抵债。即便所有资产按原值计算,资金缺口仍超过2000亿,投资者本金预计将面临超过五成的损失。消息一出,市场哗然,北京市相关部门迅速介入,对涉案人员采取控制措施。
很多人或许对“中植系”感到陌生,但其背后实际控制人解某锟的妻子——著名歌手毛阿敏,却是家喻户晓。解某锟早年在东北从事木材生意获得第一桶金,后全面转向金融领域,逐步打造出覆盖财富管理、信托、基金等多个牌照的金融帝国。他通过恒天财富、新湖财富、大唐财富、高晟财富及中融信托等平台,以发行理财产品的名义大规模吸纳社会资金。
这些资金主要流向了两个方向:一部分用于参股或控股上市公司,通过资本运作获取股权溢价;另一部分则用于定向融资项目,实质类似信贷放款。中植系擅长以低价入股标的公司,再推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收购这些资产,从中套利。在其鼎盛时期,中植曾参控股超过二十家上市公司鼎宝融,资本触角广泛延伸。
然而,高杠杆、高风险的运作模式埋下巨大隐患。中植系曾“踩雷”多家问题企业,如因诈骗导致实控人获无期徒刑的大象广告,以及早已崩塌的乐视网。再加上楼市与股市的双双下行,其资产质量急剧恶化。解某锟生前常被内部称为“救火队长”,他一度承诺“只要我在,理财产品的兑付就不会出问题”。但在2021年12月,他因心脏病突发离世,资金链危机再无转圜余地,最终在一年后全面爆发。
2022年起,司法机关陆续对中植系立案侦查,实施抓捕、推进退赃退佣工作,并最终受理破产申请。最近,在沈阳举行的投资人沟通会议上,专班人员向三十余名投资者代表通报了多项关键信息:
其一,中植系与同期爆雷的海银财富在性质上有所区别。海银被定性为“集资诈骗”,因其项目多为虚构;而中植系持有部分合法金融牌照,定融产品共涉及70多个发行主体和120余家融资单位,这些企业虽实际经营但效益不佳。旗下6700只定融产品所募资金中,约80%用于借新还旧,剩余20%则投向具体项目及支付员工薪酬等用途。
其二鼎宝融,目前已有6万多名受害人完成登记报案,占全部投资者的80%至90%,未来兑付工作将以此为基础推进。
其三,集团高层受到严厉查处。包括前“八大首席”在内的核心管理人员几乎全部涉案,其中六人被羁押,两人取保候审。整个中植系中,已有34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打击,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约占80至90人,覆盖集团总部、财富团队、金交所和融资主体。
其四,理财顾问退佣已成为追赃重点。截至今年7月底,全国范围内已有700余名理财顾问被查处,其中北京地区刑拘250余人。退佣范围不仅包括销售提成和奖金,连基本工资、员工入股分红也需全部清退。北京方面要求,涉嫌犯罪的理财顾问唯有全额退佣才可能获得取保候审资格。
其五,解某锟遗孀毛阿敏经查未参与公司决策,但其曾在2017年后从中植系资金池中支取400余万元作为家庭生活费,并接收一辆路虎汽车。目前这些款物已全部被追回。
从目前情况看,中植系案件已进入司法清退的深水区,兑付工作预计将在不久后启动。严厉的退佣追赃措施,也为提高投资者偿付比例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植系的投资者多数为高净值人群,很多产品起投门槛高达百万元,客户中不乏企业主、公司高管或资深专业人士。他们本希望通过专业机构实现资产增值,却未料到遭遇如此巨大的风险事件。
这一案件也再次向市场发出警示:哪怕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多数人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风险判断仍存在显著不足。投资绝非听信承诺或盲目追逐高收益,而必须建立在理性分析、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。真正规范的理财从来不存在“稳赚不赔”的神话,任何超出常理的回报背后,往往都藏着难以承受的代价。
只有当潮水退去鼎宝融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而中植系的崩塌,正是一次彻底而残酷的退潮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