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学游园会“泡泡里的科学”活动现场,随着最后一个实验泡泡缓缓升空,“科学与智能未来”暑期科普营系列活动近日落下帷幕。这项由杨浦区人才工作局主办、杨浦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(上海院士风采馆)承办的系列活动历时近两个月,开展了“同济VEX机器人来啦”、数学游园会、“小小研究员”研学探索营三大板块共8场特色活动,吸引3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,点燃了他们的科创梦想。
作为全国首批“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”,上海院士风采馆以弘扬院士精神、传播科学知识为核心使命。为充分发挥科普平台功能、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,院士风采馆策划组织了本次系列活动,指导中小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趣味游戏中感受科学魅力,理解科研方法,提升综合素质。
这些充满趣味的暑期活动以“科学与智能未来”为主题,围绕“智能科技+科学应用+科研方法”三维体系展开,呈现多层次的科普创新特色。
孩子们在参与数学游园会活动的“小小密铺设计师”项目。
在“同济 VEX 机器人来啦”专场活动中,同济大学VEX机器人团队携最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进行现场演示,并为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原理。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强大的机械性能,还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,如精准定位和智能通信系统,让孩子们眼界大开。
进入互动环节,30多名中小学生轮流在同济VEX机器人团队成员的指导下拿起遥控手柄,学习操控机器人移动。在同学们熟悉了一系列操作后,现场还举行了一场互动挑战赛,由他们自己操控机器人进行对抗,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同济大学VEX机器人团队向学生展示机器人的技能。
“小小研究员”研学探索营板块围绕“什么是科创”“为什么做科创”“怎样做科创”三大问题,组织来自上海交大附中、复旦附中、同济中学的学生开展科研课题设计与模拟,引导他们在协作交流中初步形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。
指导老师吴雯说,科创启蒙的价值在于培养目标导向、路径规划、价值评估的系统思维。通过头脑风暴,她引导孩子们从“为什么同学总在研究上重复犯错”的疑问出发,逐步构建起“调查原因→设计对策→验证效果”这一完整研究链条。
这项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,老师退居二线,让孩子们成为课堂主角。当被问及“如何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”时,一名同学提出“制作模型测试”方案,引发全场掌声。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模式,有助于让科学思维培养真正落地。不少家长在课堂上全程记录,一位母亲感慨:“原来课题研究可以这样有趣,孩子开始体验到科研思维的奥妙,也亲历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闭环。”
复旦附中学生在“小小研究员”研学探索营中分享创新案例。
五场数学游园会活动贯彻“玩中学”理念,通过“多米诺骨牌的奥秘”“泡泡里的科学”“视错觉体验”“小小密铺设计师”等主题项目,将抽象的数学、物理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趣味互动,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。
上海院士风采馆表示永旺配资端,未来将继续优化活动设计与资源整合,融合院士精神传承与科研实践,探索“高校力量+场馆平台”科普协作机制,助力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